※ 报身卢舍那佛尊形 详细>>
※ 大日如来——毗卢遮那... 详细>>
※ 大孔雀明王造像法式 详细>>
※ 六观音尊形 详细>>
※ 佛画中的基本染法之—... 详细>>
※ 日本佛画讲座中的绷纸... 详细>>
※ 日本佛画中的截金技术 详细>>
※ 绷绢的方法 详细>>

 


印度阿旃陀石窟佛教壁画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13-11-12 20:12:55 浏览量:
--------------------------------------------------------------------------------------------------------------------------------

    

阿旃陀石窟位于印度西南部马哈拉施特拉邦奥兰加巴德县阿旃陀村的瓦古尔纳河谷,是在离谷底76米的悬崖峭壁上开凿成的一处佛教庙宇,些石窟沿瓦格拉河的流向,呈马蹄形排列在长550米、高76米的断崖上。四周风景如画。是印度古代佛教徒作为佛殿、僧房而开凿的。共二十九洞。洞窟庞大,雄伟。石窟有石雕佛像、窣堵坡,藻井图案和壁画等。
 
阿旃陀石窟约从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6、7世纪,营建达千年。公元八世纪随着佛教在印度的灭亡而湮没无闻。
中国唐代僧玄奘曾对它作了最早的记载。1819年英国人因打猎迷路又重新被发现。
阿旃陀石窟的雕刻从题材上分佛教造像、装饰纹样。其中佛教造像可分早中晚3期,由于风化严重,早期雕像已很难辨识,中期雕刻手法趋于成熟,出现了许多精品,如16窟中的说法佛、19窟中的列柱和板框上的采花女子像及蛇王像等,技艺精熟,为石窟造像之佼佼者。后期雕像,规模扩大,人物的刻画更加细腻精巧,形态也更加优美,如26窟中的佛陀降魔和涅盘、1窟中的释迦牟尼像,以及布满窟内四壁的佛传、佛本生故事浮雕等。
 
壁画是阿旃陀石窟中最为人们瞩目的艺术,被认为是印度古代壁画的重代表作。壁画的内容是佛教故事以及佛陀成道故事。表现了大量的宫廷生活以及世俗场面。这些壁画生动再现了笈多王朝的宫廷生活。画中所描绘的人物形象,反映了印度古典艺术的美学思想。壁画依时代风格可分为早、中、晚3期。早期壁画构图多为横幅长条形,人物造型、表现技法较之同时代的其他遗迹中的佛教艺术,有明显的进步。如9窟残存有佛传和佛本生故事,线条柔和纯朴;10窟有索姆、六牙白象本生和礼拜菩提树等画面,运笔大胆,风格豪放。中期壁画正值笈多王朝文化艺术的鼎盛时期,画面构图壮阔繁密,布局紧凑和谐,作风沉着老练,色彩典丽,富有抒情趣味,能注重人物的神情刻画和意境的表达,人物描绘手法精细,注重姿态的变化,其中对女性的描写,均风姿绰约,艳丽动人,其代表作有17窟的狮子国登陆图和佛说法图及太子与嫔妃劝酒图、16窟的佛传故事等。另外,各窟的装饰壁画,如卷云、蔓草、莲花及小动物等,均设计巧妙,想象丰富,色彩鲜艳,对比强烈。到了晚期,壁画创作在艺术上更臻完善。此时壁画构图宏大庄重,整体感强,线条稳健,色彩典丽,讲求透视,画面景物立体感有所加强,人物装饰更加华美,为阿旃陀石窟壁画艺术的最佳者。
阿旃陀石窟壁画保留最多的有第1号、2号、16号、17号窟,都是僧院。各壁画间没有间隔,连成一片,讲述了众多的故事。其技法是先用牛粪、黏土和石头、米碾碎的粉末搅拌成浆刷在墙上,再在上面涂上一层薄薄的绿土。接下来,先描出很浅的底画,再用树脂和胶的混合剂上色。深色涂阴影,白色涂亮处。最后,在画面上涂上清漆,起固定作用。但是,随着岁月的流逝,如今壁画已有多处脱落。古典期笈多绘画的特征是对人体的性感描绘。在宫廷生活的场面中,这一点尤其突出。到了后期,壁画中的人体被夸张、拉长,动作显得笨拙,衣服上的褶子也消失了。这些壁画,人物和场面紧密结合,构图紧凑,充满了蓬勃的生命力,印度第一任总理贾瓦哈拉尔·尼赫鲁称赞阿旃陀的壁画“简直可以把人带回到过去的梦幻世界之中”。
 
阿旃陀石窟的雕刻和壁画艺术,对以后印度的美术创作产生了巨大作 用。
随着佛教的传播,对其他国家的美术亦有很大影响。
1983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III)(IV)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上一篇:旃檀瑞像
下一篇:古代印度犍陀罗佛教雕刻
返 回:返回上一页
 

谨遵佛制  精研匠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