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身卢舍那佛尊形 详细>>
※ 大日如来——毗卢遮那... 详细>>
※ 大孔雀明王造像法式 详细>>
※ 六观音尊形 详细>>
※ 佛画中的基本染法之—... 详细>>
※ 日本佛画讲座中的绷纸... 详细>>
※ 日本佛画中的截金技术 详细>>
※ 绷绢的方法 详细>>

 


念珠——佛画匠所应知(7)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11-11-8 17:12:26 浏览量:
--------------------------------------------------------------------------------------------------------------------------------

    

念珠
念珠

  又称佛珠、数珠,为念佛号、经咒或礼佛时用以计数束心之物。在我国之使用念珠来称名记数,始于隋唐之际,遂成为我国、蒙古、日本、韩国和其他藏传佛教盛行之地僧俗所携行的重要法具,甚至成为佛教徒之标帜。
  关于念珠之材料,诸说繁多,据《陀罗尼集经》等载,计有金、银、赤铜、水晶、木槵子、菩提子、莲花子、间错种种诸宝等。有关念佛珠之颗数,据《木槵子经》、《数珠功德经》等记载有108颗、54颗、42颗、27颗、21颗、14颗、1080颗、36颗、18颗等。使用颗数不同,所代表的意义亦有分别:1. 108颗,表示求证百八三昧而断除百八烦恼;2. 54颗,表示菩萨修行过程之五十四阶位,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四善根因地;3. 42颗,表示菩萨修行过程之四十二阶位,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4. 27颗,表示小乘修行四向四果之二十七贤位,即前四向三果之十八有学与第四果阿罗汉之九无学;5. 21颗,表示十地、十波罗蜜、佛果等二十一位;6. 14颗,表示观音之十四无畏;7. 1080颗,表示十界各具有一百零八,故共成一千零八十;8. 36颗与18颗之意义,一般认为与108颗相同,然为便于携带,遂3分108为36或6分为18,而非别有深义。然上记颗数与表征意义之差别,仅是历代祖师为方便教化所赋予之配合,而非源自原典经文所举示。
  对于使用念珠之功德,《木槵子经》说:“若欲灭烦恼障报障者,当贯木槵子一百八,以常自随,若行、若坐、若卧,恒当至心无分散意,称佛陀、达摩、僧伽名,乃过一木槵子,如是渐次度木槵子,若十、若二十、若百、若千,乃至百千万。”诸经亦有关于所用念珠材料之不同,所获得功德亦有异之说,多种经说以菩提子所为者之功德最殊胜。净土念佛行者当以身心不乱,无诸諂曲之心去持念,自有不可思议之功德利益。
  
FROM:【《简明净土宗词典》(林克智编著)】



即以线贯串一定数目之珠粒,于称名念佛或持咒时用以记数之随身法具。
又称数珠、珠数、诵珠、咒珠、佛珠。其梵文原语凡有四:(一)pa^saka-ma^la^,音译钵塞莫,意译数珠。(二)aks!a-ma^la^,音译阿叉摩罗,珠鬘之义。(三)japa-ma^la^,念诵鬘之义。(四)aks!a-su^tra,意译为珠之贯线。
 盖梵语 ma^la^(或 ma^lya)乃“鬘”之意,印度人自古即有以璎珞鬘条缠身之风习,由是遂演变成念珠之使用。如古代毗湿奴派极早即有持带念珠之习惯。晚近自印度西北地方所发掘之“龙王归佛”雕像中,有一尊首悬念珠之婆罗门像,此雕像被推定为二世纪左右之作品,故知其时念珠之使用业已风行于婆罗门之间。乌嚧陀啰佉叉占巴拉奥义书(梵 Rudra^ks!a-ja^ba^lopanis!ad,据传编于四世纪顷)中,记载乌嚧陀啰佉叉(梵 Rudra^ks!a)即金刚子念珠及其功德;另于恶刹摩利加奥义书(梵 Aks!ama^li^kopanis!ad)中则详述念珠之制法、功德、材料,并以一一之珠配上悉昙五十字门及其深秘之义。然佛教使用念珠之时代,恐系在婆罗门教(二世纪)之后。而在我国,使用念珠来称名记数,则始于隋唐之际。盖今北传佛典中有关念珠之记载虽多(多为后期之经典),然律部经典却未有任何记载,且以律典为所依之南传佛教徒亦未曾流行念珠。故知念珠虽为我国、西藏、蒙古、日本、韩国等地僧俗所携行之重要法具,甚至成为佛教徒之标帜,然溯其本源,念珠并非佛教所创用,于佛陀所制律仪亦未有此类记载。
 于佛教经典中有关念珠之起源,一般多以木患子经所记载佛陀对波流离王之开示为通说。木患子经(大一七·七二六上):“佛告王曰:‘若欲灭烦恼障报障者,当贯木患子一百八,以常自随,若行、若坐、若卧,恒当至心无分散意,称佛陀、达摩、僧伽名,乃过一木患子,如是渐次度木患子,若十、若二十、若百、若千,乃至百千万。’”此外,校量数珠功德经、金刚顶瑜伽念珠经等另有不同记载;亦有谓念珠之来源,系由比丘计算布萨日数所持之黑白三十珠为滥觞。
 念珠之颗数,诸经所载不一,略举较常见之用法:(一)木患子经作一百零八颗。(二)陀罗尼集经卷二作数珠法相品举出一百零八、五十四、四十二、二十一颗等四种。(三)数珠功德经亦举出四种,即一百零八、五十四、二十七、十四颗等。(四)金刚顶瑜伽念珠经以一千零八十颗为上品,一百零八颗为最胜,五十四颗为中品,二十七颗为下品。(五)文殊仪轨经数珠仪则品谓上品一百零八颗,中品五十四颗,下品二十七颗,最上品一千零八十颗。此外,另有三十六颗、十八颗。上记之中,以使用一百零八颗为最普遍。
 使用颗数之不同,所代表之意义亦有分别:(一)一百零八颗,表示求证百八三昧而断除百八烦恼。(二)五十四颗,表示菩萨修行过程之五十四阶位,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四善根因地。(三)四十二颗,表示菩萨修行过程之四十二阶位,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四)二十七颗,表示小乘修行四向四果之二十七贤位,即前四向三果之十八有学与第四果阿罗汉之九无学。(五)二十一颗,表示十地、十波罗蜜、佛果等二十一位。(六)十四颗,表示观音之十四无畏。(七)一千零八十颗,表示十界各具有一百零八,故共成一千零八十。(八)三十六颗与十八颗之意义,一般认为与一百零八颗相同,然为便于携带,遂三分一百零八为三十六,或六分为十八,而非别有深义。然上记颗数与表征意义之差别,仅系历代祖师为方便教化所赋予之配合,而非源自原典经文所举示者。
 有关念珠之材料,诸经所载,种类繁多:(一)陀罗尼集经卷二列举金、银、赤铜、水晶、木患子、菩提子、莲花子等七种。(二)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卷九举出菩提子、金刚子、真珠、莲花子、金银诸宝,及以上诸材和合等六种。(三)诸佛境界摄真实经卷下持念品列举香木、俞石、铜、铁、水晶、真珠、莲花子、金刚子、间错种种诸宝、菩提子等十种。此外,曼殊室利咒藏中校量数珠功德经、金刚顶瑜伽念珠经、苏悉地羯啰经卷中供养次第法品、苏婆呼童子请问经卷上除障分品等,则分别列举十、十一、十二、十四等种类。
 念珠常附加母珠、数取、记子、记子留等,若以一百零八颗串成之念珠而言,所附加之母珠有一颗及两颗两种,母珠又称达磨珠。数取又称四天珠,乃附加于一百零八颗中间之四颗小隔珠。密教之念珠,通常于第七颗(自母珠开始算)与第二十一颗之后插入数取。记子又称弟子珠,一般有十颗、二十颗,或四十颗,系串于母珠之另一端,以十颗为一小串,表示十波罗蜜,捻珠念佛满一百零八遍时即拨动一记子以为计数。若记子之上部另附上透明之小珠(多为水晶所成),则称助明、净明、维摩、补处菩萨。记子留指每串记子之末端所附之珠。据金刚顶瑜伽念珠经载,诸珠表示观音,母珠表示无量寿或修行成满之佛果,故捻珠至母珠时,不得越过,须逆向而还,否则即犯越法罪。
 掐捻念珠而诵咒念佛,能产生诸种功德。据木患子经载,若念诵佛陀(佛)、达磨(法)、僧伽(僧)之名,满二十万遍,而身心不乱,无诸谄曲者,则命终之后,得生第三焰天,衣食自然而得,常安乐行。另据陀罗尼集经卷二作数珠法相品载,若以金、银、赤铜、水晶等诸宝物所成之念珠,掐之诵咒、诵经、念佛,当得十种波罗蜜之功德满足,现身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遍知、佛无上之觉智)之果。此外,由所用念珠材料之不同,所获功德亦有异说。陀罗尼集经谓各种念珠中,以水晶之功德为第一。摄真实经卷下建立道场发愿品则谓,香木之念珠,得一分之福;俞石、铜、铁等,得二分福;水晶、真珠,得一俱胝分;莲花子、金刚子,得二俱胝分;间错种种诸宝及菩提子念珠,于诸功德中最为殊胜,得无量无边不可说之福德。此外,守护经、数珠功德经、瑜伽念珠经等亦皆以菩提子之功德为最殊胜。

 于密教中,正念诵等盛仪修法时所用之念珠与平常所持用者有所区别。盖于法会中,念诵既毕,于掌中蟠妥,顶戴发愿,其后则连同金刚杵等法器置于宝筥中或银盘上,不得与日常生活随身携行者相混用。另以材料而言,盛仪法会所用之念珠亦别于平常持用者,前者多以水晶所成,若以纯水晶所成之念珠,称为装束念珠,特用于盛仪中。此外,交杂少数其他材料而成者,则称半装束念珠。又依三部(胎藏界)、五部(金刚界)之别,所用之念珠亦有定规。以三部而言,据苏悉地羯啰经之说,佛部用菩提子,观音部(莲华部)用莲花子,金刚部用噜梛啰叉子之念珠。以五部而言,据守护经、瑜伽念珠经等之说,佛部用菩提子,金刚部用金刚子,宝部用金、银、琉璃等诸宝,莲华部用莲花子,羯磨部用种种材料和合而成之念珠。于各部之中,持用念珠之部位亦有顶髻、身、颈、臂等之分别。

 此外,密教经典对掐捻念珠之指法亦有详细之记载,以五部而言,据摄真实经载,于佛部,应以右手拇指与食指掐之;于金刚部,以右手拇指与中指;于宝部,以右手姆指与无名指;于莲华部,以右手拇指与小指;于羯磨部,右手拇指与其余四指合捻之。以三部而言,据苏悉地经载,于佛部,以右手拇指与无名指之指尖相合,中指与小指直立,食指略屈附于中指中节以掐之;于莲华部,拇指与中指指尖相合,舒展其余三指而掐之;于金刚部,拇指与食指指尖相合,舒展其余三指而掐之。

 于密教诸尊中,手持念珠者颇多,如胎藏界外金刚部之火天、准提佛母、千手观音等皆是,其中千手观音系于其右方之一手持执念珠,称为数珠手。(大日经卷一具缘品、一字佛顶轮王经卷四、大方广菩萨藏文殊师利根本仪轨经卷十一数珠仪则品、释氏要览卷中、开元释教录卷三、续高僧传卷二十道绰传、类聚名物考卷二五五)p3215

FROM:【佛光大辞典】



 (物名)即数珠也,又以捻数珠而云。唐书李辅国不茹荤血,常为僧行。视事之暇,手持念珠。
FROM:【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是佛教的法器,又叫做“数珠”,梵语Pasakamala。一般用香木制作,也有用玉石、玛瑙、菩提子等制作的。用绳索把小圆珠贯穿成串,随身携带,以便念佛、诵咒时计数,调伏身心。一串念珠的数目,以一百零八颗为常见,其象征意义是破“百八烦恼”,证“百八三昧”。也有多至一千零八十颗或少至十四颗的。《旧唐书·李辅国传》载:“辅国不茹荤血,常为僧行,视事之暇,手持念珠。”净土宗强调持名念佛,常用念珠计数。唐代飞锡和尚以出入息计数念佛,他说:“吾则以出入息为念珠焉,称佛名号,随之于息。”(《念佛三昧宝王论》)此外,在印度古代,贯穿三十颗黑白相间的珠子,用来计算日期。这可能是念珠的来源。在小说中引用如:鲁迅《彷徨·离婚》:“两个老女人也低声哼起佛号来,她们撷着念珠,又都看爱姑,而且互视,努嘴,点头。”(李明权)
FROM:【俗语佛源(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念珠是指以線貫串一定數量的珠子,用以計算稱名稱持咒數的法具。又稱數珠、咒珠或誦珠。
  在《牟梨曼陀羅尼經》中說:「梵語缽塞莫,梁云數珠。是引接普遍根機,牽課修業之具也。」在《本患子經》中說:「昔有國王名波流梨,白佛言:『我國邊小,頻年寇疫,谷貴民困,我常不安。法藏深廣,不得遍行,惟願垂示法要。佛言:『大王若欲滅煩惱,當貫木患子一百八個,當自隨身,志心稱南無佛陀、南無達磨、南無僧伽名,乃過一子。如是漸次,乃至千萬,能滿二十萬遍,身心不亂,除諂曲,捨命得生炎摩天,若滿百萬遍,當除百八結業,獲常樂果。』王言:『我當奉行。』」此即念珠的由來。
  關於念珠的功德,在《木患子經》中說:「若欲滅煩惱障、報障者,當貫木患子一百八,以常自隨;若行、若坐、若臥,恆當至心無分散意,稱佛陀、達磨、僧伽名,乃過一木患子。如是,漸次度木患子,若十,若二十,若百,若千,乃至百千萬,若能滿二十萬遍,身心不亂,無諸諂曲者,捨命得生第三焰天,衣食自然,常安樂行。若復能滿一百萬遍者,當得斷除百八結業。始名背生死流,趣向泥洹,永斷煩惱根,獲無上果。」
  ⊙念珠顆數代表的意義
  又據《陀羅尼集經》卷二<數珠法相品>所述,若誦經、念佛、持咒時,手持數珠一一掐之,則彼行者當得十種波羅蜜功德滿足,現身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等等。
  關於數珠的顆數,《木患子經》說一O八顆;《陀羅尼集經》列出一O八、五十四、四十二及二十一顆等四種;《數珠功德經》說一O八、五十四、二十七、十四顆等四種;《金剛頂瑜伽念誦經》說上品一O八O顆,最勝一O八顆,中品五十四顆,下品二十七顆;《文殊儀軌經》<數珠儀則品>說上品一O八顆,中品五十四顆,下品二十七顆,最上品一O八O顆。上列顆數之來源,系一O八減半為五十四,五十四減半為二十七,二十七減半為十四,又一O八之十倍為一O八O。
  由上所述,可知數珠的顆數,應以一O八顆為其基本數。不過《陀羅尼集經》所說的四十二及其減半的二十一,當另有別說。後世認為此等顆數,皆各有象徵意義,一O八顆表示證入百八三昧,斷除百八煩惱。
  在《釋氏要覽》中說:「小乘見修合論,煩惱共有一百八數。且明見惑、三界、四諦下煩惱共有八十八。謂苦下具一切,即十使:貪、瞋、癡、慢、疑、身、邊見、邪見、見取、戒禁取也。集滅離三見,謂集滅二諦下,各除身、邊、邪三見也。道除於二見,謂道諦除身、邊二見也。上界不行恚,謂上界四諦下各除瞋一,已上三界四諦,共有八十八也。修道所斷惑,欲界有四,謂貪、瞋、癡、慢,上二界各除瞋,共有六,已上成十,計九十八也。更口十纏,謂無漸、無愧、昏沈、惡作、惱、嫉、掉舉、睡眠、忿、覆,合前都有一百八也。」
  一O八O顆表示百八三昧各具百八三昧,或金剛界一O八尊中各具一O八尊;五十四顆表示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及四善根因地等五十四位;四十二顆表示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妙覺等四十二位;二十七顆表示十八學人與九無學;二十一顆表示十地、十波羅蜜及佛果;十四顆表示觀音之十四無畏。
  ⊙念珠的材質
  關於數珠的資料,《陀羅尼集經》舉出金、銀、赤銅、水精(水晶)及木患子、菩提子、蓮華子等類;《守護國界主陀羅尼經》卷九列出菩提子、金剛子、金、真珠、蓮華子等類;《諸佛境界攝真實經》卷下<持念品>列香木、瑜石、銅、鐵、水精、真珠、蓮花子、金剛子、間錯種種諸寶、菩提子等十種;《曼殊室利咒藏中校量數珠功德經》列出鐵、赤銅、真珠、珊瑚、患子、蓮子、因陀囉佉叉、烏嚧陀囉佉叉、水精、菩提子等十種;《金剛頂瑜伽念珠經》列舉硨磲、木患、鐵、熟銅、水精、真珠、諸寶、帝釋子、金剛子、蓮華、菩提子等十一種;《蘇悉地羯囉經》卷中<供養次第法品>列舉菩提子、蓮花子、嚕梛囉叉子、木患、多羅樹子、土、螺旋、水精、真珠、牙、赤珠、諸摩尼、薏苡珠及其餘的草子等十四種;《蘇婆呼童子請問經》捲上<除障分品>列舉活兒子、蓮華子、阿嚧陀羅阿叉子、水精、赤銅、錫、木患、琉璃、金、銀、鑌鐵、高佉等十二種。
  經典中亦有記載不同的念珠,有不同的念誦功德,《佛說校量數珠功德經》中說:「曼殊室利告大眾言:『汝等諦聽!受數珠校量功德差別如是:若用鐵為數珠者,誦掐一遍,得福五倍;若用赤銅為數珠者,誦掐一遍,得福十倍;若用真珠、珊瑚等為數珠者,誦掐一遍,得福百倍;若用木患子為數珠者,誦掐一遍,得福千倍。若求往生諸佛淨土及天宮者,應受此珠。』」
  若用蓮子為數珠者,誦掐一遍,得福萬倍;若用因陀羅佉叉為數珠者,誦掐一遍,得福萬倍;若用因陀羅佉叉為為數珠者,誦掐一遍,得福百萬倍;若開烏盧阤羅佉叉為數珠者,誦掐一遍,得福千萬倍;若用水精為數珠者,誦掐一遍,得福萬萬倍。
  若用菩提子為數珠者,或用插念,或但手持此珠,不能依法誦佛名,等數難可拔。是諸善男子,若復有人手持此珠,不能依法念誦佛名及陀羅尼,此善男子但能手持隨身,行住坐共,所出言語,若善若惡,斯由此人以持菩提子故,得福等同如念諸佛誦咒無異,得福無量。
  《陀羅尼集經》以水精為第一;《攝真實經》卷下<建立道場發願品>說香木得一皆福,瑜石、銅、鐵得二分,水精、真珠得一俱胝分,蓮華子、金剛子得二俱胝分,間錯種種諸寶及菩提子最勝,可得無量無驟不可說不可說分之福德。《守護經》說菩提子及種種和合之珠最勝;《數珠功德經》、《瑜珠念珠經》等亦以菩提子為最勝。
  在密教行法之中,依三部五部之差別,所用數珠亦有不同。《蘇悉地羯囉經》說佛部用菩提子觀音部用蓮花子,金剛部用嚕梛羅叉子之數珠;《守護經》及《瑜伽念珠經》說佛部用菩提子、金剛部用金剛子,寶部用金等諸寶,蓮華部用蓮華子,羯磨部用種種和合之數珠。
  我國有關使用數珠的記事,首見於《續高僧傳》卷二十<道綽傳>:「人各掐珠,口同佛號。」道綽之專弘淨土,始於隋末,於唐代貞觀年間又以數珠教人念佛,可見數珠是在唐初才被當作稱名記數之法具。其後,以《陀羅尼集經》為始,密部儀軌被大量傳譯出來,數珠亦為密教僧人所廣泛使用。
  在使用念珠時,通常一串念珠會有一顆母珠,方便計數。
  在《陀羅尼集經》中說:「作是相珠一百八顆,造成珠已,又作一金珠,以為母珠,又更別作十顆銀珠,以充記子。」
  除了母珠之外,顆數多的念珠,除母珠外,也會多加數珠記子。如《禪林象器箋》中後:「百八顆外,有十顆小顆為記子。」

FROM:【佛教器物简述】


  “念珠”是属于佛教的“道具”之类。“念珠”的正名应为“数珠”。“数珠”者,记数珠(记数所用之珠)之意。也叫做“珠数”、“诵珠”、“咒珠”等。
  “念珠”的种类,就质料而言:有菩提子珠、金刚子珠、莲华子珠、金珠、银珠、铜珠、铢珠、水精(晶)珠、木□子珠、香木珠、瑜石珠、真珠珠、珊瑚珠、砗渠珠、帝释子珠、螺旋珠、牙珠、赤珠、诸摩尼珠、薏苡珠、草子珠、活儿子珠、阿嘘阿啰阿叉珠、锡珠、琉璃珠、商佉珠、种种杂宝珠。——以上是依据陀罗尼集经第二作数珠法相品、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第九、诸佛境界摄真实经卷下持念品、曼殊室利咒藏中校量数珠功德经、苏悉地羯啰经卷中供养次第法品、苏婆呼童子请问经卷上除障分品等经所举述。诸经所说,品质数目不等。
  又据金安一居士密宗辑要一书、及师范大学教授闻汝贤有关修密之释疑一文举述,有“水晶珠、菩提子珠、珊瑚珠、人头骨珠、凤眼菩提子珠、琥珀珠”。
  就数目而言:据木□子经说有一百八颗珠。陀罗尼经说有一百八颗珠、五十四颗珠、四十二颗珠、二十一颗珠。数珠功德经说有一百八颗珠、五十四颗珠、二十七颗珠、十四颗珠。金刚顶瑜伽念诵经说有上品一千八十颗珠。最胜一百八颗珠、中品五十四颗珠、下品二十七颗珠。文殊仪轨经数珠仪则品说上品一百八颗珠、中品五十四颗珠、下品二十七颗珠。“文殊仪轨经数珠仪则品说上品一百八颗珠、中品五十四颗珠、下品二十七颗珠、最上品一千八十颗珠。”
  珠数的意义,通常都认为珠数以一百零八颗为基数;将一百零八减半则为五十四、五十四减半则为二十七,二十七减半则为一十四。又将一百零八以十倍之,则为一千零八十。一般认为这一说法,颇有道理。至如四十二与二十一之数,想必也有说辞。
  晚近以来,对于那些珠数、都已演绎出了一些诠释。那些道理虽然没有典据可明,但仍然被传述著。那些诠释是:一百八颗,意味著证成百八三昧、断除百八烦恼之意义。一千八十颗 ,意味著百八三昧各具百八三昧 之意义。另有一说是:意味著金刚界一百八尊,各具一百八尊之意义。五十四颗,意味著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及四善根,——因地之五十四位。四十二颗,意味著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之四十二位。二十七颗,意味著十八学人及九无学。二十一颗,意味著十地、十波罗蜜、及佛果之二十一位。十四颗意味著观音菩萨之十四无畏。
  “念珠”的用途及功德:木□子经略说:“若欲减除烦恼障报障等,当线贯木□子一百八颗,常自随带。若行若坐若卧,恒使一心,捏珠称念,佛法僧名。……若能满于二十万遍,身心不乱、无诸谄曲,命终当生第三焰天;衣食自然,常行安乐。若复能满一百万遍,当得断除百八结业,背生死流,趣向泥洹;永断烦恼之根,获无上果。”(译自日文版望月佛教大辞典)
  陀罗尼集经第二作数珠法相品略说:“行者若持此诸宝数珠,诵经持咒念佛,当能满足十种波罗蜜之功德,现身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译自日文望月佛教大辞典)
  又数珠功德经说:“若有人手持数珠,虽不念诵佛名及陀罗尼者,此人亦获福无量。”
  金刚顶念珠经偈云:“若安顶髻净无间,由戴顶上减四重,手持臂上除众罪,能令行人速清净。”
  又一字顶轮仪说:“若用嚂字真言,加持数珠七遍,用持课时,一遍成千遍。”
  再者;随“念珠”的种类不同,其念诵的功德利益,也有胜劣之差异。——据陀罗尼集经说,以水精珠,最为第一。摄真实经卷下建立道场发愿品说:香木珠获一分福,瑜石珠铜珠铁珠二分,水精珠真一俱胝分,莲华子珠金刚子珠二俱胝分。杂宝珠(众宝珠)及菩提子珠最为珠胜,能获无量无边不可说不可说分福德。又据守护经说,菩提子珠及种种和合之珠,最为殊胜。又据数珠功德经及瑜伽念珠经说:菩提子珠最为殊胜。
  再者:根据“密宗”三部五部法之不同,其所用之念珠,随有差异。——据苏悉地羯啰经说:佛部用菩提子珠,观音部(莲华部)用莲华子珠,金刚部用噜梛啰叉子珠。又据守护经及瑜伽念珠经说:佛部用菩提子珠,金刚部用金刚子珠、宝部用金等诸宝珠,莲华部用莲花子珠,羯磨部用种种和合珠。又时人金安一所著密宗辑要及师大教授闻汝贤“修密释疑”一文说:修增法用琥珀珠,修息法及观音法用水晶珠,修怀法及长寿法用珊瑚珠,修诛法及一切法用人头骨珠,修观音法用菩提子珠,修一切法均可用凤眼菩提子珠。
  佩带“念珠”,可以提醒道念。佩带“念珠”,可以庄严威仪。持用“念珠”,可以记取念诵数目,不使功夫减退。
        佛珠
                        日本真言宗念珠
 


上一篇:曼荼罗——佛画匠所应知(8)
下一篇:复制宝宁寺水陆画欢迎指教
返 回:返回上一页
 

谨遵佛制  精研匠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