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身卢舍那佛尊形 详细>>
※ 大日如来——毗卢遮那... 详细>>
※ 大孔雀明王造像法式 详细>>
※ 六观音尊形 详细>>
※ 佛画中的基本染法之—... 详细>>
※ 日本佛画讲座中的绷纸... 详细>>
※ 日本佛画中的截金技术 详细>>
※ 绷绢的方法 详细>>

 


袈裟——佛画匠所应知基本知识(1)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11-11-8 17:20:22 浏览量:
--------------------------------------------------------------------------------------------------------------------------------

 

    袈裟
    梵语 kas!a^ya,巴利语 kasa^ya 或 kasa^va。意译作坏色、不正色、赤色、染色。指缠缚于僧众身上之法衣,以其色不正而称名。又作袈裟野、迦逻沙曳、迦沙、加沙。
 (一)颜色:袈裟之颜色在诸律中各有异说,然大抵赞同三种坏色之说,即以青、泥(皂、黑)、茜(木兰色)三种为袈裟之如法色(或谓若青、若黑、若木兰色)。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下一复举青、黄、赤、白、黑五方正色与绯、红、紫、绿、磂黄等五方间色为不如法色。然大比丘三千威仪卷下、舍利弗问经等更说五部衣色殊异,而以青(化地部)、黄(大众部)、赤(法藏部)、黑(说一切有部)、木兰(饮光部)五种为如法色。法藏梵网经菩萨戒本疏卷三,解释袈裟为混和青等五色而染成一不正色之意,然义寂于同疏卷三谓,小乘五部各用一色,而大乘菩萨于五无所偏执,通服不正之五色。又吉藏金刚般若疏卷二、玄应音义卷十五、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二等皆以袈裟之浊赤色为佛本制,所谓青、黄、木兰三色之别唯在衣上点印之异,虽为有力之传说,但似欠妥。毗尼母经卷八称,诸比丘衣色褪脱,佛听许染用十种色,此即法衣不仅一种赤血色衣之明证。
 佛教传入中国后,汉、魏时穿赤色衣(被赤衣),后来又有黑衣(缁衣)、青衣、褐色衣。唐宋以后,朝廷常赐高僧紫衣、绯衣。明朝佛教分禅(禅宗)、讲(天台、华严、法相宗)、教(又称律,从事丧仪、法事仪式)三种类别,规定禅僧穿茶褐色衣和青傧玉色袈裟,讲僧穿玉色衣和绿傧浅红色袈裟,教僧穿皂衣和黑傧浅红色袈裟,然后来一般皆著黑衣。

   袈裟

                                      染色

  

                                         染色
 (二)衣体:袈裟之材质,称为衣体或衣财。有关衣体之种类,善见律毗婆沙卷十四举驱磨、古贝、句赊耶、钦婆罗、娑那、婆兴伽等六种,十住毗婆沙论卷十六举出居士衣、粪扫衣二种,摩诃僧祇律卷二十八列七种,四分律卷三十九举出十种。此等皆以作一重为法,然若财体细薄时,亦允作数重,称为重法。大凡僧众之法衣,以避在家并外道人所用者为旨,即在异于俗。故四分律卷四十所列绣手衣、草衣、树皮衣等,为外道之法,僧众不著用;摩诃僧祇律卷二十八谓上色衣不异俗人,所谓丘佉染、迦弥遮染、青染、华色等,如是等皆不著一切上色。但衣体得用紬绢与否,古有异论,道宣律师以之为非法,义净三藏反以为如法。
 (三)制法:袈裟之制法,先割截成片,而后缝缀,以标示田相为法,称为割截衣,久之亦成为袈裟之异称。割截系为既经裁作袈裟者,不能再供其他贩卖贸易之用。依之,弟子等能对衣物舍弃欲心,并去除盗人夺取之念。三衣虽皆以割截为法,若财少难办时,亦允许以外叶揲于不割截、无田相之缦衣上,称为揲叶。又安陀会之一种,特允许叠作叶,称为褶叶。

 

 

 

 

 

 

 

 

 

      缝法可分为马齿缝、鸟足缝二种。袈裟四周设缘,以防破损。缘内边之四隅设揲,称四揲,俗称四天王,有助贴治轻举之功用;又于左肩内面处设帖,称肩揲,以此处易藏垢腻,常洗速坏,故设之。穿帖置絇,胸前缘边作纽,以防衣脱落;关于絇、纽之位置,亦有不同之说法,就材料亦有异说,后世以象牙作圆镮,称镮,或哲那环,代替絇(钩)而置于胸前。 
 (四)披著法:有通挂左右肩之通肩,与露右肩披左肩之偏袒右肩两种。于对佛及师僧修供养时偏袒右肩,若外出游行或入俗舍时,披通肩法。又大比丘三千威仪卷上举著用法衣之五事,是亦出行之法。四分律卷十九、毗奈耶卷十等,谓僧众须整齐披三衣。五分律卷二十谓,依时宜,袈裟听许反翻披著。复有不披袈裟亦不得罪者,此有四事,如大比丘三千威仪卷上载,一无塔寺,二无比丘僧,三有盗贼,四国君不乐道。
 (五)功德及异称:大凡袈裟为贤圣之帜,自古为佛教教团所尊重。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五举袈裟十利,悲华经卷八、大乘悲分陀利经卷六载,佛之袈裟能成就五圣功德。袈裟复有种种异称,如福田衣,即表法衣之田弘四利益,增三善心,养法身慧命之意。以三种坏色为衣,令贪心不起,称离尘服;入道者身被此服,则烦恼折落,称消瘦衣;借喻体净无垢类芙蕖,称莲华服;三色相间共成一衣,故称间色衣。以上四者系出自金刚般若疏卷二。又袈裟被挂于身,其模样有如庄严之法幢,称胜幢衣;不为外道所破坏,而称降邪衣;不为众邪所倾,故又称幢相衣、解脱幢相衣。此外复有功德衣、无垢衣、无相衣、无上衣、解脱服、道服、出世服、慈悲衣、忍辱衣、忍铠衣、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衣等之称。
 (六)演变:依佛本制,袈裟包括安陀会(即五条衣)、郁多罗僧(即七条衣)、僧伽梨(即九条大衣)三种,称为三衣,其制法一定。有关颜色,虽有诸说,大抵不拘颜色,而以质素为要。然后世流于华美,至用黄、赤等正色或金襕衣等,殆失本制。又搭袈裟,由于印度属热带地方,多直接用袈裟衬著其身,故印度僧团唯拥有三衣。而在中国、日本等地,则将袈裟被著在褊衫或僧服上,袈裟与衣,合称袈裟衣。尤其在日本安陀会出现种种变形,衍生五条袈裟、小五条、三绪五条袈裟、种子袈裟(或轮袈裟)、叠五条(或折五条)、络子、威仪细、铃悬之别。此外,另有平袈裟、甲袈裟、衲袈裟、远山袈裟等种别。相传金襕衣系佛姨母摩诃波阇波提奉施佛者,中阿含经卷十三、贤愚经卷十二等记其事缘,然不见于诸律。(慧琳音义卷五十九、毗尼讨要卷上末、道宣律师感通录、释氏要览卷上、翻译名义集卷十八)((参见:三衣)551、“衣体”2571)p4784
FROM:【佛光大辞典】




 袈裟具名迦沙曳Kas!a%ya,译曰不正,坏,浊,染等。又与加沙野之语同。译曰赤色。比丘之法衣有大中小三件,避青黄赤白黑之五正色,而用他之杂色,故从色而云袈裟。其形为长方形,故从形而云敷具,卧具等。其相割截小片,缀合如田畔,故从相而云割截衣,又云田相衣。其他有道服,法衣,忍辱铠,解脱幢相等种种之德名。大中小三枚之别名,其小者曰安陀会,又云五条,其中者曰郁多罗僧,又云七条,其大者云僧伽梨,又云九条大衣等。天竺于此三枚袈裟外无所谓衣者。支那日本气候寒故于里着衣,而挂于表也。天竺于五条上重着七条或大衣,或于五条七条上重着大衣,此方则不必重着,里有衣也。其色有三如法色,其中通常天竺用乾陀,支那用木兰色,日本用香染。即赤而带黑者。唐武后赐僧法朗等紫袈裟。玄应音义十五曰:‘袈裟,上举佉切,下所加切。韵集,音加沙,字本从毛,作袈裟二形。葛洪后作字苑,始改从衣,案外国通称袈裟,此云不正色也。诸草木中,若皮若叶若花等,不成五味,难以为食者,则名迦沙。此物染衣,其色浊赤,故梵本五浊之浊亦名迦沙。天竺比丘多用此色,或言缁衣者,当是初译之时,见其色浊因以名也。又案如幻三昧经云:晋言无垢衣,又义云离尘服,或云痟瘦衣,或称莲花服,或言间色衣,皆从义立名耳。真谛三藏云:袈裟此云赤血色衣,言外国虽有五部不同,并皆赤色,言青黑木兰者,但点之异耳。’行事钞下一曰:\‘增一云:如来所著衣名曰袈裟,所食者名为法食,此袈裟衣者,从色得名。下文染作袈裟色,味有袈裟味。若据此土所翻,通名为卧具。四分云:应以刀截成,沙门衣不为怨贼劫,应作安陀会,衬体着。郁多罗僧,僧伽梨,入聚落着。而此三名,诸部无正翻,今以义译。慧上菩萨经,五条名中着衣,七条名上衣,大衣名众聚时衣。(中略)若就条数,便云十九十七乃至九条七条五条等。律中无五七九名,但云安陀会乃至僧伽梨,人名五七九条也。’寄归传一曰:\‘袈裟乃是梵言,即是乾陀之色。元来不干东语,何劳下底置衣?若,依律文典语,三衣并名支伐罗也。’同二曰:\‘一僧伽胝,二嗢呾啰僧伽,三安呾婆裟,此之三衣,皆名支伐罗。北方诸国。多名法衣为袈裟。乃是赤色义。非律文典语。’又曰:\‘凡出家衣服,皆可染作乾陀。或为地黄黄屑,或复荆檗黄等,此皆可以赤土赤石研汁和之。量色浅深,要而省事。’慧苑音义上曰:\‘袈裟,具正云迦逻沙曳。此云染色衣,西域俗人,皆着白色衣也。’
FROM:【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名义及种类] 音译又作袈裟野、迦逻沙曳或迦沙。原义为浊,意译为坏色、不正色、赤色或染色等。指佛教僧众身上所著之法衣,以其色不正,故有此名。《玄应音义》卷十四︰‘袈裟举佉反,下所加反。韵集音加沙,字本从毛,作□2段毛□2沙毛二形。葛洪后作字苑,始改从衣。案外国通称袈裟。此云不正色也。’

盖袈裟之称,虽系就法衣之色立名,然于其色之种类,则有异说。《四分律》卷十六(大正22·676c)︰
‘若比丘得新衣应三种坏色。一一色中,随意坏。若青、若黑、若木兰。若比丘不以三种坏色,若青、若黑、若木兰,着余新衣者,波逸提。’

《十诵律》卷十五(大正23·109b)︰
‘三种坏色者,若青、若泥、若莤。若比丘得青衣者,应二种净,若泥、若莤。若得泥衣者,亦二种净,若青、若莤。若得莤衣者,亦二种净,若青、若泥。若得黄衣者,应三种净,青、泥、莤。得赤衣者,应三种净,青、泥、莤。得白衣者,亦三种净,青、泥、莤。’

此外,《五分律》卷九、《摩诃僧祇律》卷十八、《毗尼母经》卷八、《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卷八、《有部毗奈耶》卷三十九、《根本说一切有部百一羯磨》卷九等皆有此三种坏色之说。又,《四分律行事钞》卷下一则谓青、黄、赤、白、黑等五正色,以及绯、红、紫、绿、■黄等五间色为不如法色,青、黑、木兰三种为如法色。

然依《梵网经》卷下所载,所有袈裟皆应染为青黄赤黑紫,而《大比丘三千威仪》卷下及《舍利弗问经》等说五部衣色殊异,萨和多部着绛袈裟(《舍利弗问经》曰皂衣),昙无德部着皂袈裟(《舍利弗问经》曰赤衣),迦叶维部着木兰袈裟,弥沙塞部着青袈裟,摩诃僧祇部着黄袈裟。法藏《梵网经菩萨戒本疏》则谓青等五色相和,成一不正色,即为袈裟。义寂《梵网经菩萨戒本疏》卷三谓小乘五部见异,故各用青黄赤黑紫之任一色,大乘通服五色。又,吉藏《金刚般若疏》卷二、《玄应音义》卷十五、《有部百一羯磨》卷九义净之注、《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二等皆谓袈裟以浊赤色为本制。《毗尼母经》卷八则谓佛听以泥、陀婆树皮、婆陀树皮、非草、乾陀、胡桃根、阿摩勒果、佉陀树皮、施设婆树皮以及种种相混而成之色染衣。

袈裟的材质,称为衣体或衣财。关于其种类,《善见律毗婆沙》卷十四列出驱磨、古贝、旬赊耶、钦婆罗、裟那、婆兴伽等六种;《十住毗婆沙论》卷十六列举居士衣、粪扫衣等二种及劫贝、刍摩、憍絺耶、毳、赤麻、白麻等六种;《摩诃僧祇律》卷二十八列举钦婆罗、劫贝、刍摩、俱舍耶、舍那、麻、牟提等七种;《四分律》卷三十九列举粪扫衣、拘舍、劫贝、钦跋罗、刍摩、叉摩、舍■、麻、翅夷罗、拘摄罗、嚫罗钵尼等十种。通常袈裟概作一重,若财体细薄,亦得作数重。又,据《四分律》卷四十载,绣手衣、草衣、娑婆草衣、树皮衣、树叶衣、珠璎珞衣、外道皮衣、鹫毛衣、人发钦婆罗衣、马尾牦牛尼钦婆罗衣等为外道法,故不应着;《摩诃僧祇律》卷二十八谓丘佉染、迦弥遮染、俱鞞罗染、勒叉染、卢陀罗染、真绯郁金染、红蓝染、青染、皂色、华色等一切上色衣皆不应着。至于衣体得用紬绢与否,古有异论,道宣律师以为非法,义净三藏以为如法。

[制法] 袈裟之制法,系先分分割截,而后缝缀。所以分分割截,意在一旦作为袈裟,即不能贩卖贸易或移作他用,因此,一令弟子等舍弃对衣服之执着,二令盗人去除劫夺之念。然佛亦听五种衣不令割截,即《有部百一羯磨》卷九云(大正24·495b)︰‘(一)高■婆,(二)厚被帔,(三)粗重厚緂,(四)雀眼■布,(五)谓物少截而不足。斯等五物,我今听许。诸苾刍等,帖叶而持。于此五中,除其第五,更以厚褥为第五。便是五种,皆不可截。’又,其割截法系初一一分截竖条、横堤、缘等诸相,其后连缀竖横,以标示田相,此乃袈裟称福田衣之所以。

袈裟

                          割截

此中,竖条,即所谓条相,三衣之条数有别。安陀会为五条,一长一短;郁多罗僧为七条,两长一短;僧伽梨九品之中,下下品九条、下中品十一条、下上品十三条,皆为两长一短。中下品十五条、中中品十七条、中上品十九条,皆为三长一短。上下品二十一条、上中品二十三条、上上品二十五条,皆为四长一短。于缝缀各条时,左条顺次压左方各条,右条顺次压右方各条,中条压左右两边。横堤系相对于竖条,而于各条区划出田相者,其相有长短之不同。安陀会一长一短,故有五条十隔,郁多罗僧两长一短,故有七条二十一隔,下下品的僧伽梨亦为两长一短,故有九条二十七隔,乃至上上品之僧伽梨为四长一短,故有二十五条一二五隔。又,无论是横堤或竖条,于缉缀时,皆不可两头缝合,须以另一布片(此名为叶)叠其上。此如《摩诃僧祇律》卷二十八云(大正22·455a)︰
‘有比丘,作衣画作■,佛言,不听画作■。比丘,叠作■,佛言,不听叠作■,应割截。有比丘,对头缝。佛言,不听对头缝,应作■。极广齐四指,极狭如■麦。复有比丘,一向作■,佛言,不听,应两向。’

又,三衣虽以割截为如法,然若财少难办时,亦听以外叶揲缦衣之上,此名揲叶。而安陀会之一种,亦听叠作叶,此名■叶。其缝法有马齿缝与鸟足缝等二种。《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卷下一(大正40·363c)︰‘马齿缝,旧云偷针刺,若马齿阔。或作鸟足缝,疏云明显叶丁字,有三叉相是也。’

袈裟之四周设缘,此为防其速坏。内边之四隅,别设揲,此称四揲,俗云四天王。当右肩处之里面,又别设帖,此云肩揲。盖此处易生垢腻,常加洗涤恐招速坏,故特加之,以便时时取下浣洗。又,穿帖施■,于胸前缘边施纽,纽系于■之中,以防衣脱落。■之材质,亦有异说,《四分律》卷四十(大正22·855b)︰
‘应安纽若玦。诸比丘用宝作。佛言,不应用宝。若用骨、若用牙、若角、若铁、若铜、若白镴、若铅锡、若线、若木、若胡胶作。不知云何安玦。佛言,以帛线,若穿孔着。’

《萨婆多部律摄》卷五(大正24·552a)︰‘于此帖中,穿为小孔,安细条巾句。可长两指。’《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二(大正54·215a)︰‘当中以锥穿为小孔,用安衣■。其■或绦或帛。’后世则以象牙作圆镮代钩,置于胸前。

[披着法] 袈裟之披着法,分为二种,通左右肩挂之,名为通肩;露右肩,左肩着之,名偏袒右肩。据《舍利弗问经》及《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二载,对佛及师僧修供养时,应偏袒右肩;出外游行及进入俗舍时,披着通肩。又,《大比丘三千威仪》卷上载(大正24·918b)︰
‘着法衣有五事,一者至檀越家,不得开胸前入门;二者不得以法衣挂肘入;三者不得摸法衣入门;四者不得担法衣入门;五者不得左右顾视。行到时,着法衣有五事,一者道中见三师,当出右肩;二者覆两肩当从喉下出右手;三者覆两肩得从下出右手;四者行泥中,得持一手敛衣;五者还入户恐污衣,得两手敛衣。’

[着袈裟之利益] 按袈裟乃贤圣之标帜,古来于佛教教团中,颇受尊重。《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五说袈裟十利,云(大正3·313c)︰‘一者能覆其身,远离羞耻,具足惭愧,修行善法;二者远离寒热及以蚊虻恶兽毒虫,安隐修道;三者亦现沙门出家相貌,见者欢喜,远离邪心;四者袈裟即是人天宝幢之相,尊重敬礼,得生梵天;五者着袈裟时,生宝幢想,能灭众罪,生诸福德;六者本制袈裟染令坏色,离五欲想,不生贪爱;七者袈裟是佛净衣,永断烦恼,作良田故;八者身着袈裟,罪业消除,十善业道念念增长;九者袈裟犹如良田,能善增长菩萨道故;十者袈裟犹如甲胄,烦恼毒箭不能害故。’又,《悲华经》卷八、《大乘悲分陀利经》卷六说佛袈裟成就五圣功德;《十住毗婆沙论》卷十六谓着二六种衣,有十利;《海龙王经》卷四云若有龙护持佛之袈裟,得免金翅鸟之害;《贤愚经》卷十三云着染衣者不久解脱一切诸苦,得成佛道。

[袈裟之异名] 袈裟有种种异名,《如幻三昧经》卷下云(大正12·146a)︰‘袈裟者,晋言无秽垢。’《金刚般若疏》卷二(大正33·97b)︰‘外国通称袈裟,此云离尘服。若红紫相糅,则增物染心,今三种坏色,则贪心不起。二云消瘦衣,入道之人,身被此服,则烦恼折落。三者云莲华服,此借喻为名,体净离垢有类芙蕖。四者云间色衣,三色相间,共成一衣。’

《四分律羯磨疏》卷四称福田衣。此外,又名降邪衣、幢相衣、解脱幢相衣、功德衣、无垢衣、无相衣、胜幢衣、无上衣、解脱服、道服、出世服、慈悲衣、忍辱衣、忍铠衣、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衣等。

◎附一︰〈支伐罗〉(摘译自《佛教大辞汇》)

支伐罗(梵ci^vara),佛制比丘三衣之总称。三衣指僧伽梨、郁多罗僧、安陀会。一般虽以‘袈裟’一词作为三衣的总称,但义净在《南海寄归传》卷二云(大正54·212b)︰‘此之三衣,皆名支伐罗,北方诸国多名法衣为袈裟,乃是赤色之义,非律文典语。’

◎附二︰〈赤袈裟〉(摘译自《佛教大辞汇》等)

赤袈裟,指赤色袈裟。又作绛赤衣、绛色衣、绛袈裟、赤绛衣、绛衣、赤衣等。《陀罗尼集经》卷一云(大正18·785c)︰‘佛身形作真金色,被赤袈裟。’《有部毗奈耶杂事》卷二十九云(大正24·350b)︰‘时大世主闻佛去已,与五百释女自剃头发,皆着赤色僧伽胝衣。’《西域记》卷一〈梵衍那国〉云(大正51·873b)︰‘又有商诺迦缚娑九条僧伽胝衣,绛赤色设诺迦草皮之所绩成也。’

在印度,袈裟的颜色因五部的不同而异。依《舍利弗问经》所说,摩诃僧祇部着黄衣、萨婆(和)多部着皂衣、迦叶维部着木兰衣、弥沙塞部着青衣、昙无屈多迦(昙无德)部着赤衣。此外,《大比丘三千威仪》卷下则谓昙无德部着皂衣,萨和多部着绛衣,又谓(大正24·925c)︰‘萨和多部者,博通敏智,道利法化。’

然而依据佛制,法衣须用坏色,不可用纯色。故绛赤色系以他色为坏色之赤浊色。对此,《释氏要览》云(大正54·268c)︰
‘谨按四分律云上色衣不得畜,当坏作迦沙色。今昙无德部,即四分所宗自着赤衣,是南方正色,与诸部皆竞违佛制。今试论之,以累见天竺来僧衣色证知皆似色也,应是译人以坏色难名,故托指青黄赤皂等。’

在我国,依《大宋僧史略》卷上〈服章法式〉条所载,因昙无德部僧先到汉土,故(大正54·237c)︰‘汉魏之世,出家者多着赤布僧伽梨。’可知赤袈裟早为中国所采用。此外,密教亦重赤色,如《陀罗尼集经》卷一〈金轮佛顶像法〉云(大正18·790a)︰‘于其叠上画世尊像,身真金色,着赤袈裟。’《要略念诵经》云(大正18·58a)︰‘佛身犹如紫金,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被赤袈裟,跏趺而坐。’又,在日本,依《释家官班记》卷上所说,以延历十三年(794)延历寺供养时,赐奉行僧二人赤袈裟为始。

◎附三︰〈青衣〉(摘译自《望月佛教大辞典》)

青衣,青色之袈裟。又称青衲。‘青’为三种坏色之一。《摩诃僧祇律》卷十八云(大正22·369b)︰
‘三种坏色,若一一坏色者,青、黑、木兰。青者,铜青、长养青、石青。铜青者,持铜器覆苦酒瓮上,着器者是名铜青。长养青者,是蓝淀青。石青者,是空青。持是等作点净。’

《根本萨婆多部律摄》卷十二云(大正24·593a)︰
‘言青者,沙梨勒,或研或捣,和水成泥,涂铁器中,停经一宿,和以暖水,染物成青,非深青色。’

此谓得五大色之新衣,当以青等三种色点净,以制袈裟。后世律分为五派,各派之衣色不同。如《舍利弗问经》及《大比丘三千威仪》卷下云(大正24·926a)︰‘弥沙塞部,禅思入微,究畅幽玄,应着青袈裟。’可见青衣为弥沙塞部僧所用之色。

又,密教修降伏法之时,当着青衣。《七俱胝佛母所说准提陀罗尼经》云(大正20·184b)︰‘作此法时,身着黑衣或青衣。’又,修请雨经法时,也以着青衣为法。《大云经祈雨坛法》云(大正19·493a)︰‘作法之时,吃三白食,每日香汤沐浴,着新净青衣。’

◎附四︰〈金襕衣〉(摘译自《佛教大辞汇》)

金襕衣,以金缕织成的袈裟。又称金色衣、金色叠衣、黄金叠衣、金缕袈裟。据《贤愚经》卷十二所述,佛姨母摩诃波阇波提持亲手纺织的金缕衣奉佛,佛告以恩爱心施佛,福不弘广,若施众僧得报愈多。佛姨母遂持彼衣施于众僧。中有比丘弥勒受此袈裟,其后弥勒游化至波罗奈,与佛相逢,佛为之授记当来成佛。《大唐西域记》卷六记佛从姨母大爱道受金缕袈裟之处,系迦毗罗城南尼拘卢陀僧伽蓝附近的大树下。

又,《中阿含》卷十三另有别说,即佛为弥勒授当来成佛之记后,更命阿难持彼金缕织成衣授与弥勒,其后更施佛法众。而《大唐西域记》卷九记佛欲涅槃时,以曩昔姨母所献之金缕袈裟及诸法藏付嘱大迦叶。迦叶承其旨住持正法,至结集后第二十年,自欲涅槃。乃登鸡足山住顶上三峰之间,捧佛袈裟入三昧,自誓当来慈氏世尊兴世时,将以此袈裟传之弥勒。

此外,《长阿含》卷三、〈佛般泥洹经》卷下等,记载佛欲涅槃时,在前往拘夷那竭城途中,阿罗汉弟福贵以黄金叠衣献佛,佛受之并说颂言(大正1·19c)︰‘金色衣光悦,细软极鲜净,福贵奉世尊,如雪白毫光’。

在中国,亦有与金襕袈裟有关的记载。如《佛祖统纪》卷四十三所述,北宋·太平兴国七年(982)沙门法遇由西天而返,广化募缘,造龙宝盖、金襕袈裟后,再往中天竺金刚座所行供养。同书卷四十四记宋·景德四年(1007),真宗遣使赴罗浮山中阁寺,以金襕袈裟奉释迦瑞像,并建祈福道场;《宋高僧传》卷二十八说永明延寿撰《宗镜录》时,百济王见之,龙心大悦,遂遣使赠其金线织成之袈裟。《佛祖历代通载》卷十九载金·皇统六年(1146),清慧受赐金襕僧伽■大衣,同书卷二十载印简从蒙古世宗旭威烈受金拄杖及金缕袈裟。《庐山莲宗宝鉴》〈序〉载元·元贞二年(1296)正月帝赐大德金襕袈裟云云。 

◎附五︰〈通肩〉(摘译自《望月佛教大辞典》)

通肩,详称通两肩,又称通披。即撘袈裟时,袈裟披覆左右两肩之法,称为通肩;若右肩露外,称为偏袒右肩。通肩表示福田相,于乞食、坐禅、诵经、经行等时,当采行此种着衣法;但于修供养时,为便于作事,应须偏袒。《舍利弗问经》云(大正24·901b)︰
‘舍利弗言︰云何于训戒中,令弟子偏袒右肩,又为迦叶村人说城喻经云,我诸弟子当正被袈裟,俱覆两肩勿露肌肉,使上下齐平,现福田相,行步庠序。又言,勿现胸臆。于此二言云何奉持?佛言,修供养时,应须偏袒,以便作事;作福田时,应覆两肩,现田文相。(中略)云何作福田时?国王请食、入里乞食、坐禅诵经、巡行树下,人见端严,有可观也。’

《四分律行事钞》卷下之一云(大正40·108a)︰
‘初听偏袒者,谓执事恭敬故,后听通肩披衣,示福田相故,律中至佛前、上座前,方偏袒也,经中通肩披衣,五百世中入铁甲地狱。’

此外,《大比丘三千威仪》卷上谓乞食时,当通覆两肩,若于道中见和上等三师,则偏袒右肩。其文云(大正24·918b)︰‘一者道中见三师,当出右肩;二者覆两肩,当从喉下出右手;三者覆两肩,得从下出右手。四者行泥中,得持一手敛衣。五者还入户恐污衣,得两手敛衣。’

[参考资料] 《四分律》卷十六;《十诵律》卷十五;《五分律》卷九;《摩诃僧祇律》卷十八;《毗尼母经》卷八;《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卷八;《有部毗奈耶》卷三十九;《根本说一切有部百一羯磨》卷九;小野玄妙《佛教美术概论》。


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身披袈裟,是佛教出家人的特征。南朝陈·徐陵《谏仁山深法师罢道书》说:“才脱袈裟,逢人辄称汝我。”《北史·西域传》记载,疏勒国曾遣使赠释迦牟尼佛袈裟一件,入火不燃。“袈裟”是梵语Kasaya的音译,意为不正色,即僧侣的法衣。法衣的用色要避开五正色(青黄赤白黑)和五间色(绯红紫绿碧),故称。因其色浊,亦称“淄衣”、“染衣”等。不过,袈裟传入中国后,用色也不尽一致。也有用鲜艳颜色的,如金缕袈裟、紫袈裟等。正如《中国佛教漫谈·汉族僧服》指出:“在唐宋时代一直都以赐紫衣为沙门的荣誉。因而引起忽视戒律的规定,随意选用袈裟的颜色。”袈裟用小片连缀而成,呈长方形。其制分五条、七条和九条(九条至二十五条为一类,称作袒衣)三种。(李明权)
FROM:【俗语佛源(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梵文意译坏色。僧尼的法衣。由若干布片拼缀而成。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三记载,火浣布,汉世西域旧献此布,中间久绝,魏文帝著《典论》明其不然。“及明帝立,诏三公曰:‘先帝尝著《典论》,不朽之格言,其刊石于庙门之外及太学,与石经并以永示来也。至是西域使人献火浣布袈裟,于是刊灭此论。”《北史.西域传.疏勒国》:“文成末,其王遣使送释迦牟尼佛袈裟一,长二丈余。帝以审是法衣,应有灵异,遂烧之以验虚实,置于猛火之上,经日不然。”《五灯会元.东士祖师.六祖慧能大鉴禅师》:“有诏谢师,并赐磨衲袈裟、绢五百匹、宝钵一口。”清田雯《游少林寺记》:“一碑刊武功者十三人,惟昙宗授大将军,其余不欲官,赐紫罗袈裟各一袭。此可补《唐书》之阙矣。”清洪亮吉《里中十二月词.十二月》:“袈裟三百红满街,穿遍一城云化斋。”

FROM:【佛教器物简述】

  (五衣、七衣、大衣、粪类扫衣、金缕衣、缦衣)
  “袈裟”是梵语,到了晋朝葛洪撰写字苑,才把它改成“袈裟”了。“袈裟”又叫做“袈裟野”、或“迦罗沙曳”,义译是“浊、坏色、不正色、赤色”或“染色”之义。
  “袈裟”是僧尼们的“法衣”,它是从衣的“色”而立名的;所以也可以把它叫做“坏色衣”或“染污衣”。又因为“袈裟”的缝制方法,必须先把布料剪成一些碎块,然后缝合起来;所以又可以把它叫做“杂碎衣”或“割截衣”。又据四分律第四十和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疏说:“袈裟”是由阿难尊者奉佛指点,模拟水田的阡陌形状缝制而成。世田种粮,以养形命。法衣之田,长养法身慧命,堪为世间福田;所以又叫做“田相衣”、“福田衣”。
  “袈裟”的制式,也有它的一些原因和含义的。第一:印度地点处于热带,人们多著白衣。佛教为了僧俗有别,所以规定衣服染色。第二:白色俗装,比较亮丽;法衣坏色,不求美艳。第三:割截缝制,能以杜防典卖,且无法移作他用。第四:染污杂碎,能除爱美心理。第五:割截染坏,可息盗贼夺衣之念。
  “袈裟”虽然是以“色”立名,但是它的颜色如何,却是异说纷纭,莫衷一是。现在我们且把其中的基本的、主要的说法,介绍于下:
  四分律第十六说:有三种坏色:或青、或黑、或木兰色,可随意染。十诵律第十五说:或青、或泥、或茜,三种坏色。
  另据五分律第九、摩诃僧只律第十八、毗尼母经第八、萨婆多毗尼毗婆沙第八、有部毗奈耶第三十九、根本说一切有部百一羯磨第九等典籍,也都说是三种坏色。三种色是:青色、黑色(或作“泥色、皂色”)、木兰色(或作“茜色、栈色、赤色、乾陀色、不均色”)。这三种色,是“袈裟”的如法之色。
  所谓“坏色”,有一种解释说:“青、黑、木兰”皆属“坏色”。比丘著其任何一色,都算是“如法、如律”。又有一种解释说:必须把“青、黑、木兰”混浊一起,才能算是“坏色”。更有一种解释说:必须把“青”等五色混合一起,才算是“坏色”。——如法藏大师梵纲经菩萨戒本疏说:“‘袈裟’此云‘不正色’。谓将青等五色,相互混合,染成不正之色,名为‘坏色’”。
  另据毗尼母经第八说:“诸比丘衣色脱褪,佛听用十种色染:一者泥、二者陀婆树皮、三者婆陀树皮、四者非草、五者乾陀、六者胡桃根、七者阿摩勒果、八者法陀树皮、九者施设婆树皮、十者种种杂和之色”。
  关于“袈裟”的颜色问题,还有一些阐述,不过一时无法作更多的介绍了。总而言之:佛制“袈裟”染色,主要用意在于“毁其形好,僧俗有别”。如梵纲经卷下说:“无论在何国土,比丘服饰,必须与其国人俗服有别”。
  裁制“袈裟”用的材料,叫做“衣体”或“衣材”。关于这一项,佛制也有一些规定。据善见律毗婆沙第十四所举示的。有“驱磨、古贝、句奈耶、钦婆罗、娑那、婆兴伽”等六种材料。十住毗婆沙论第十六所举示的,有“劫贝、刍摩、憍絺耶、毳、赤麻、白麻”等六种材料。摩诃僧只律第二十八所举示的,有“钦婆罗、劫贝、刍摩、俱舍耶、舍那、麻、牟提”第七种材料。更据四分律第三十九所举示的,有“拘舍、劫贝、钦跋罗、刍摩、叉摩、舍□、麻、翅夷罗、拘摄罗、嚫罗钵尼”等十种材料。
  另外十住毗婆沙论第十六及四分律第三十九曾经提到过“粪扫衣”之名,这种衣服,在阿含部藏经说:它是从旷野间拾取包里尸体用过的布块,或是其他破旧布缕,洗净之后缝合而成的。
  “袈裟”的种类,主要的凡有三种,它们是“五衣、七衣、大衣”,合称为“三衣”。现在把它们分别介绍于下:
  一、“五衣”:“五衣”梵语“安陀会”,义译为“中著衣”。此衣是用五条布料,每条一长一短做成,共计十隔。 
  二、“七衣”:“七衣”梵语“郁多罗僧”,义译为“上衣”。此衣是用七条布料,每条两长一短做成,共计二十一隔。
  三、“大衣”:“大衣”梵语“僧伽黎”,义译为“众聚时衣”或“大衣”。此衣共分九品。——“下下品”九条、“下中品”十一条、“下上品”十三条。这三品衣全是每条两长一短。“中下品”十五条、“中中品”十七条、“中上品”十九条。这三品衣全是每条三长一短。“上下品”二十一条、“上中品”二十三条、“上上品”二十五条。这三品衣全是每条四长一短。这九品大衣:“下下品”九条,每条三隔,共计二十七隔。乃至“上上品”二十五条,每条四长一短,共计一百二十五隔。
  “三衣”的用处:——“五衣”是平常起卧时用的。也有说是工作时用的,所以它也叫做“作务衣”。不过在我国来说,僧尼们在工作时,都穿著国式的裤袄,并未著用“五衣”。“七衣”是听经闻法、诵经礼忏、或是大众集会时用的,所以它也叫做“入众衣”。“大衣”是说法、论辩、羯磨,或是面见国王重臣时用的。
  “三衣”的缝制方法,据摩诃僧只律第二十八及四分律第七说:如果衣料细薄,也可以用两层三层四层合并缝制。
  原始的“袈裟”,本来是没有装配“衣钩”的。据四分律第四十说:“佛弟子舍利弗入白衣舍(俗人家),深恐风吹袈裟,脱肩落地”。由于这一因缘,佛才听许诸比丘们,在左肩胸前袈裟领边。穿钉钩钮,以便系牢袈裟。后来才演变成现在这样的“如意”形的“衣钩、衣环”。
  “三衣”的穿著,必须绕身三匝。并且可以视乎天气的冷热,随穿一件、两件、三件。如果夜里太冷,也可以把“大衣”盖在身上。又五分律说:“佛言:若出村入村,若出村入村,若草木钩衣破、风土污坌入叶中(叶即衣相),或日曝坏衣色,听为护衣故,聚落外翻著袈裟。若衣易坏,听颠倒著衣,上下安钩纽”。
  “三衣”之外,还有一种叫做“金襕袈裟”或“金缕衣”的;这种“袈裟”实际上就是“大衣”的一种。不过它的质料珍贵,是用金缕织成的。这种“金缕衣”的来历,说法不一。据禅林象器笺“服章门”引中阿含经说:“金缕衣”是佛的姨母摩诃波暗波提夫人,献给佛的“袈裟”。另据菩萨璎珞经说:“金缕衣”是用天人福盖献给佛八万四千金缕,所织成的“袈裟”。
  以上所介绍的种种“袈裟”,都是出家僧尼们所著用的“法衣”。除了那些之外,还有一种叫做“缦衣”的“法衣”。这种“法衣”,是用大块整幅布料制成,它是给出家还未受戒的“沙弥(尼)”,和受过“在家戒”的男女居士们著用的。因为他们都还没有受过出家“大戒”,不堪“为世福田”。所以他们著用的“缦衣”,不能裁缝“田相”。又沙弥辈不谙割截制衣法,所以且著「缦衣”。
  再者:搭衣、抽衣(穿脱袈裟)、捧持、折叠,也有一定的制式,同时还得诵持“偈、咒”。这些仪轨,在佛教仪式须知第三章(搭持衣具仪式)里,都有很详细的说明。在此,不多叙述了。
  以上所说的一切,都是有关于“袈裟”的傅统规则。佛教东来以后,由于空间的转移、和时间的变迁,“袈裟”的原本形象,已经有些破坏!现在的“袈裟”:幅面已经缩小,质料日越浮华;著用时也只是绕身一匝、披搭肩上便是了。
  最后还须要向大家提示的一点,那就是“袈裟”的功德。——据戒坛经说:“五衣表断贪,净身业也。七衣表断嗔,净口业也。大衣田相,长多短少,表圣增凡减。并表断痴,净意业也。”又据悲华经说:“佛于宝藏佛前,发愿成佛时,袈裟有五种功德。一者:入我法中,犯重邪见等;于一念中,敬心尊重,必于三乘受记。二者:天龙人鬼,若能敬此袈裟少分,即得三乘不退。三者:“若有鬼神诸人,得袈裟乃至四寸,饮食充足。四者:若众生共相违背,念袈裟力,寻生悲心。五者:若持此(袈裟)少分,恭敬尊重,常得胜他”。(摘自释氏要览)
  另据大般涅槃经说:“龙得袈裟,各戴少分,即免金翅鸟之难”。地藏十轮经说:“有一犯人,被判绑缚弃置旷野之间。头顶袈裟指许,得免鬼魅之难”。又经云:“有一猕猴,趁僧不在,戏著袈裟;欢喜跳跃,失足堕谷,命终得生天上。后九十劫,得出世道”。阿含经说:“破旧袈裟,不堪更用,悬于旷野山林;人畜鸟兽,若有见者,得种福善”。
  “袈裟”乃佛教之标帜,是圣人之表式,它的功德善利,岂是寻常可比?不怪清主顺治皇帝赞欢它说:“黄金白玉非为贵,唯有袈裟披最难”!

  FROM:【佛教器物简述】

                                      本文来源于《佛教百科》网站

     袈裟

                           织金金刚杵文袈裟

     袈裟

                          梵文袈裟(七条衣)

     袈裟

                          明代御赐袈裟

       袈裟

                      南传佛教未披袈裟前穿在身上的僧祇支

      袈裟

                南传上座部佛教袈裟

     

                                 袈裟(大衣,不单是九条)

      袈裟

                     清代御赐百寿纹紫袈裟

       袈裟

                       明代袈裟上的刺绣图案(四出云 西番莲)

       袈裟

                     袈裟上的钩和环 (现代通用

       空海大师袈裟

 

  袈裟

        日本山岳文七条袈裟(唐 宋 元代在中国流行的袈裟图案)


上一篇:坐具——佛画匠所应知(2)
下一篇:复制宝宁寺水陆画欢迎指教
返 回:返回上一页
 

谨遵佛制  精研匠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