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身卢舍那佛尊形 详细>>
※ 大日如来——毗卢遮那... 详细>>
※ 大孔雀明王造像法式 详细>>
※ 六观音尊形 详细>>
※ 佛画中的基本染法之—... 详细>>
※ 日本佛画讲座中的绷纸... 详细>>
※ 日本佛画中的截金技术 详细>>
※ 绷绢的方法 详细>>

 


舶来的新文化——中国两汉至隋代的佛画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11-11-8 18:23:02 浏览量:
--------------------------------------------------------------------------------------------------------------------------------

     佛教于两汉之间传来中国。西汉口授浮屠经,东汉白马驮经,随之而来的是佛教的雕塑和绘画。佛教起初在中国内地盛行,南方三国时期支谦康僧会将佛法带入孙吴,孙权开始建寺供奉佛像,孙吴画家曹不兴临摹佛像,于是佛像开始流传开来。曹不兴成为了历史记载中的画佛第一人。中国绘画史上描述曹不兴刻画佛像衣纹如同刚刚出水,袈裟紧贴身体,线条流动曲折,有“曹衣出水”之说。俨然“曹衣出水”就是曹不兴的创新发明。佛像这个新的艺术形式于是在中国这个古老的国家开始扎根发芽。

                   西域壁画中的曹衣出水
  佛教传说,佛陀成佛以后,为给去世后升往忉利天宫的母亲说法而在人间消失了三个月,娑婆世界人民不知所之,有优填王是佛弟子,不见佛陀心神不宁,为使自己的心里得到安宁,于是想用旃檀木雕造一尊如来雕像。但是雕刻匠人不知佛陀形象。于是神通第一目犍连尊者以神通力带工匠上忉利天,于时天宫光明与佛光交映,金光晃耀,工匠肉眼不能见佛。当佛于水池边站立,工匠于水中倒影见佛形象,于是三反天宫,圣像造成。史称“优填王旃檀像”因为是于水池中取影,故而衣纹如同水波,微妙异常.

       印度健陀罗艺术中的“曹衣出水”
  又有瓶沙王,欲使远方的兄弟朋友知道佛陀,于是图画佛容寄给远方,画佛之时同样遇到这个问题。佛陀的光明以至于画匠不能仔细的观察佛陀的相貌,于是也是水中取影画成。史称第一幅佛像画。

      
        近代的“优填王旃檀像”式样
 
  虽然二者只是佛教传说,考古文物中佛像的出现是佛灭500年左右的事,但是,在最古的佛像中都能看到以上这两个传说的痕迹。
  两汉时期到隋代,正是印度健陀罗佛教艺术盛行时期,从中可以发现“曹衣出水”的出处。可以说,中国的佛画初期,是用中国现有的线描表现形式承袭照搬的是印度佛像造型艺术。也就是说,隋朝之前的佛画是中国佛画的幼稚期,是一味的临摹和仿制期。从现有的两汉到唐代的绘画文物中可以看出,这个时代的人物画,无一例外用的是“游丝描”勾线法绘制,凹凸的分染还处于幼稚期,不是很纯熟。
 

                             北魏壁画     飞天

               唐代《佛陀说法图》

  从中可以看到从汉到唐的绘画技法的继承和发展

 

 两晋时期有绘画大师顾恺之,佛画也很出名,佛画作品无存,从其代表作《女史箴图》可以窥见其端倪,线描为游丝描。其佛画也当如是。


        东晋  顾恺之《列女仁智图》

 

 梁武帝是佛教史上著名的在家信徒,崇信佛法,佛学造诣颇深,大造寺庙,其所造寺院绘画大多为张僧繇所绘,张僧繇极其注重人物眼神的刻画,成语中“画龙点睛”的故事主角就是此人。其作品无存,从传说为其作品的《二十八星宿图》中可以猜想其作品风格。有个极其重要的传说是张僧繇于一乘寺用西域法画“凹凸花”轰动当时,这个传说如果成立的话,那中国画的晕染方法就是跟印度人西域人学习来的!这个说法似乎值得怀疑,但也说明了这个时期,中国的晕染技法还不纯熟。

                 张僧繇《五星二十八宿图》
 绘画文物的不易保存性导致了这些佛教前期佛教绘画作品的保存本来就稀有,再经历了历代的灭佛运动,佛教绘画的破坏是首当其冲的。只是在边远的敦煌壁画中还有少量的此时期作品残存,可谓珍稀之至!即使是保存下来的卷轴作品也大多是临摹作品或者是疑似品而已。然而这个时期的石雕佛像还大量存世,从雕像的风格特征中也不难看出这个时代的佛教绘画特征和风貌。

               北魏石窟佛像


             北齐石雕释迦牟尼像
  曹不兴,顾恺之,张僧繇,陆探微被称作六朝四大家,代表着这个时代的绘画风貌,也代表着这个时代的审美意识和时代性格,概括四者的艺术成就可以给这个时代的人物画乃至佛画下个定义。以上四家无一不是勾线如“春蚕吐丝”的游丝描,晕染也简单幼稚。至于画史中所描述的人物形象如何惟妙惟肖,神貌如何震撼惊人从文物中可以看出这是值得怀疑的。
 结语:纵观唐朝以前的人物画就可以看出这个时期佛画的外在表现形式和内在精神气息,这个时代是佛教的舶来期,也是佛教艺术的舶来期。是印度佛画向中国佛画发展的孕育期。

上一篇:《释氏源流》
下一篇:复制宝宁寺水陆画欢迎指教
返 回:返回上一页
 

谨遵佛制  精研匠艺